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在孩子剛入學時,每每在拋出問題與孩子思考討論時,最常聽到「老師,我不會」。忙碌的大人常為了節省時間,而習慣於幫孩子做一些他們可自己完成的學習,久而久之,孩子習慣等大人指令才會有所動作,因而「我不會」「我不知道」成了幼兒的習慣用語;家長則開始抱怨自己的孩子「懶的思考」「說一做一、不說則不動」。 教學現場,發現不少幼兒無法自行解決問題的案例,這些幼兒不但要等大人指令才會有所動作,而且挫折容忍力很低,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人際關係。問題解決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而教育的目標之一,正是培養孩子們解決各類問題,並將累積的經驗應用於生活中。 主題課程探索中,我們透過各領域活動來建構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各項能力。有趣的活動,能讓孩子在探索中思考並嘗試解決問題,在過程中與他人溝通合作的學習經驗,進而培養出應有的態度情操。在「QQ米」的主題探索中,我們從孩子的舊經驗出發,參觀社區中的傳統米店-思考米的來源,孩子一句「好想當農夫喔!」我們開始了農夫體驗活動。
※要種稻米,種子呢?
老師尋求家長捐贈種子才發現此期稻米已播種完畢,家長提供了去年曬乾的稻穗。 孩子的好奇心,想把去年的稻榖拿來泡水使其發芽,2週過去,沒發芽成功。 孩子失望的表情顯現於表,我們再度思考如何解決 種子的問題,孩子說「泡不夠久」「用白米泡」「跟阿公拔田裡的來種」,基於科學研究,三種方式同步進行。
家長熱心的提供一些田裡的秧苗讓孩子進行體驗課程。過程中,每個孩子自己想辦法把秧苗固定種植於土裡,淹水後,有些孩子發現自己的秧苗東倒西歪,開始設法調整角度、插秧深度。
※養份需求?
探討稻米需要甚麼營養才長的高,孩子從看到的田野得到「要很多水」,請孩子回家與家長蒐集討論後得到「要肥料」「陽光」。 在每天的澆水與施肥中,有天發現水中有「螺」!開始思考這是水稻需要的營養嗎?孩子自己從書中找到答案是害蟲,隔天起更忙碌了,每人忙著替小組的秧苗除害。
※空中的危機
稻米開始結穗時,孩子發現麻雀、鴿子變多了耶,起初很歡迎這些鳥朋友,而眼尖的孩子發現牠們的目標物是稻穗。我們又開始動腦如何解決防止稻物被破壞的問題,孩子們起初說輪流趕鳥,那晚上呢?所以決定做防盜武器,飄飄繩、反光板(CD片)、蓋防護罩、稻草人陸續出現囉!!
※豐收
週休二日後,沒蓋防護罩與防盜設備的稻穗被麻雀吃得亂七八糟,孩子們都慶幸其餘的都有做防護設備以保護稻米。 豐收的稻米,引發孩子對於米殼內容物的好奇,我們又進入下一段好玩的探索課程囉! 從做中學,是任何主題探索通用的原則,在「QQ米」主題探索過程中,因有動手操作,引發幼兒思考的樂趣,每當解決ㄧ次問題,孩子更從中得到無限的成就感。把問題解決的教學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孩子自然會覺得思考、解決問題是件有趣的遊戲,而激盪出更豐富的想法。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