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擔任國小高年級級任教師,接到教務處通知,有轉學生轉入,往往讓老師心裡顫動數下,尤其是在五年級升上六年級時。通常資深老師對於轉學生都有一定的戒心,為什麼會在國小最後一年才轉入本校,常常是有特殊原因。扣除學生家中不可預期的因素,大部分與學生個人的求學態度與行為有關。例如學生在原來的學校常與同儕發生衝突,不管家長或級任老師均不勝其擾,教師透過學校行政人員協助,對該生父母親曉以大義,鼓勵其換個讀書環境。如果家長較開明,便會考慮讓孩子轉換學習環境,相反的,家長無此體認,在現今社會氛圍如此重視學生的受教權之下,學校也不容易強制學生轉校,除非該生犯了極大的錯誤。
這類型的學生如果是屬於衝動易鬧事者,對於級任老師會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尤其當該班學生組成本來就比較複雜時。當然老師無法拒絕學生的轉入,絕大部分學校都是依照每班人數的多寡,先轉入學生較少的班級,如果班級人數皆一致,那就採用輪流的方式。易衝動轉學生之特徵,首先,該生的思維中是不能夠吃任何虧,簡單的說,他可以占別人便宜,但他人絕對不可以影響到他的權利。一旦該生權利受損,勢必據理力爭,所謂律己者寬,待人者嚴,如此寫照,相當貼切。因為個性較為極端,在班上常常與同儕衍生不必要的糾紛,老師常常要介入處理,久而久之,容易心力交瘁。再來,該生喜歡藉由肢體動作與同學互動,從網路遊戲的角度來說,稱為小格鬥,為何不叫大格鬥呢?因為當事人與同儕習慣用肢體與同儕接觸,就是所謂的打打鬧鬧,通常不是真的打架。但學生往往不懂得彼此的分寸,有時打鬧過度,可能真的雙方就兵戎相見,甚至直到有一方受傷,另一方才作罷。當然在進行過程中,教師碰巧看到,只得大聲喝止,因為造成受傷事件的話,老師還要將學生送保健室,並知會家長,想著就令人頭大。
此外,俗語說物以類聚,與該轉學生性質相近的同學容易臭味相投,大家惺惺相惜,彼此玩在一起,不亦樂呼。慢慢的,在班上易形成一股勢力,當事人宛如非正式組織的頭頭,帶領著底下的英雄好漢,與老師一較高下。部分平時學習動機就不強的同學,喜歡尋找樂子,製造不良議題,見此良機,紛紛加入轉學生的陣營,對班級的學習氛圍將造成嚴重的危害。另外,轉學生的家長亦是重點所在,學生會轉學,家長身為監護人,握有絕對的權力。從客觀的角度來論,父母親應深思孩子轉學的原因,是否是自己的孩子在言行舉止上有相當大的檢討空間。當然現在不少家長,因為生的少,對孩子寵溺自是不在話下,當孩子與其他同儕有所糾紛時,常常認為是別人小孩的錯誤,而失去深自檢討的機會,殊為可惜。也許家長認定只要站在自己的孩子受傷害的論點,便可咄咄逼人,換個角度,當對方家長也是採取同樣態度時,雙方便無共識。當事情不好收拾,有可能其中一方便轉學,但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孩子的個性與價值觀如不修正,到新的學校仍舊會延續以前的劇本,很容易再與同學衝突,難道家長還要再轉學一次嗎?或許學生很多的言行與家長的信念與思維脫離不了關係,部分大人偏頗的思考邏輯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養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習性。凡事只要加以詭辯,不管有理無理,只要辯論成功就好,養成耍嘴皮子的習性。教師如何處理,可使用下列方式:
1.糾正價值觀
這類型的學生,剛轉到班上約一星期,大部分老師就可察覺孩子的異樣。首先,要處理的是轉學生價值觀的問題,價值與信念是人的思維判斷的基準,方向正確,自然走向正確的方向。當事人的口才頗佳,老師平常如要對其說教要慎選機會,最好是利用其犯錯的時候,而且是罪證確鑿的當下。但教師勿見獵心喜,因為轉學生已身經百戰,雖不致於百毒不侵,卻具有論辯的十八套版本,老師的說法,往往當事人具備對應的說詞。教師應先耐住性子,勿被其犀利的言詞激怒。這時要做的是尋找他言語上的漏洞與不合理之處,老師的態度應秉持講道理的信念,帶領孩子往論辯而非詭辯的角度前進。過程中你會感受到當事人說明事情時激動的聲音、誇張的表情、甚而手足揮舞配合演出,這一切都是煙幕彈,教師應心情沉穩,先聽其說明,再點破其論點中不合理之處。教師達到目的時,切勿沾沾自喜,因為孩子若過於感受到失敗的恥辱,在動怒之餘,會使問題失焦。當下,老師應採用不亢不卑的說法,給孩子一個下台階,如這一次,老師覺得你是不小心的,老師給你機會,下次如再犯,就有故意的成分在內。當轉學生聽到教師的說法,通常氣已消除一半,因為不用接受處分,但教師的言論已在其心中起了漣漪,類似的情形,當事人應知所警覺或修正。不過,這並不容易,常常老師會大聲斥喝並馬上給予處分,教師怒言制止亦無妨,這在避免擴大事情的傷害,重點是事後如何處理,才是關鍵。
2.尋找同儕協助
接著應從轉學生的同儕著手,教師可找部分個性較為溫吞,或者較為和善的同學坐在轉學生旁邊,有時在個性彼此高度互補下,較不易產生糾紛。例如當事人想藉機爭吵,同學卻毫無表情,甚至一臉困惑,如此,也吵不起來,所謂兩個銅板才會響。當然此類型的轉學生只是喜歡論辯生事,而非屬於班級小霸王的性質喜愛無事惹事,此種方法,方為適用。另外,透過運動抒發其過人的精力也是一個好方法,而且可以增加身體的健康,教師可先找幾位喜歡打球的同儕,負責在下課邀約轉學生前往打球,依照轉學生不服輸的個性,一起打球的機會相當大。但老師要注意的是,要找尋較有運動家風度的同學,經由球場上打球的規定也可訓練轉學生平時應在規定的制度下行事,不是個人想怎樣就怎樣。教師與其說教,不如透過同儕的力量與規範,讓他更適應團體生活。漸漸的,轉學生也會有自己不錯的好友,為避免失去好友的力挺,慢慢的也會約束個人的情緒與言行,畢竟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過於情緒化或是愛詭辯的朋友。
最後,親師溝通是相當重要的,藉由轉學生的改變,該生父母親也察覺孩子在行為上的修正,經由實際的改善,讓家長體會老師的用心,是降低家長以往對學校或老師有敵意的最好方式。孩子的父母親當然樂意看到老師如此用心對待自己的孩子,教師應透過聯絡簿或電話平時不吝訴說孩子的進步情形,也期待家長能在家中加以協助之相關配套。當轉學生有所正向改變,通常家長都十分願意接受老師的建議,對於老師班級經營的能力也會進一步肯定。到此階段,教師如心有餘力,再針對其課業應改進之處加以協助或輔導,那麼孩子在你的改造下,將大幅進步,不同以往。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