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神奇的魔力──淺談讀報教育在教學上的運用

大肚區大忠國小盧炯元老師 02/13/2012 1717 點閱

    擔任高年級導師十多年來,班級學生數雖然因為大環境少子化的影響而漸減,但教學上所承擔的工作量,卻因為教學品質的要求增加,而呈現相反的走向。尤其班上的孩子雖只有二十來個,卻常發生老師在台上講得口沫橫飛,而台下多數人的專注力明顯不足的情形,即使才剛講完的基本概念,抽問的結果常是慘不忍睹。為了不讓自己的教學熱情被這種狀況擊潰,在一次讀報教育的研習之後,筆者就決定以班費訂了一份國語日報,並重新擬定了一份以讀報為主軸的班級教學改造計畫,自此開始了筆者自己在教學上的改造工程。

    首先筆者先從班上選出五位口齒清晰、咬字正確的孩子,利用晨光時間及彈性課,讓他們輪流(一天一個)上台讀當天的頭條新聞及社論給同學聽,除了藉此訓練他們上台的膽量之外,還可以讓孩子掌握最新的社會脈動,當學校舉辦演講、朗讀及說故事比賽時,也就不用再煩惱人選和訓練的問題了。同時也指導全班的孩子,利用心智圖法,將所聽到的重點記錄下來,作為聆聽能力的訓練,並針對表現優良者公開表揚,以增強孩子的正向表現。

    如此進行約莫一個月後,筆者接著又配合報紙上不同的童話故事及原本的課程內容,將全班孩子分組,要求各組的孩子必須以課本的內容或報紙的童話故事加以改編或是自編故事,並於综合課時分組上台表演,評審則由台下同學及筆者共同擔任。但表演的劇本需先交由筆者審核通過後,孩子們才能利用課餘時間自行排練及製作道具。如此不僅可訓練他們溝通協調的能力及上台表演的能力,還可達到寫作能力的訓練目的,可謂一舉數得。

    不過在班上的表演並非是改造工程的結尾。為了讓每一組的孩子都能在台上盡力發揮,事前並未告知他們會從中選取表現較好的三組去全校各班做巡迴演出。待班上的分組表演全部結束後,筆者才於講評時宣布巡迴表演的事,孩子當下雖然是哀聲連連,不過在筆者說明每個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也期待看表演,與其坐著等人來說故事或表演,不如自己成為替人帶來歡樂的角色後,大家也就欣然接受,並且對於自己要表演的段子更加用心去揣摩、準備。事實上當整個改造工程到這個階段時,筆者就已經看到班上的孩子明顯的成長了。

    接下來就是整個改造工程的高潮。因為要去別班表演,筆者事前已經先跟全校的老師徵詢並得到同意,並告訴這三組的孩子,因為年級不同,加上每一班的班級氣氛也不同,所以表演時可能會發生一些情況非自己所預期,也許是超乎預期的熱烈反應,也許是超乎預期的冷淡反應,但不論是哪一種情形發生,都要學習能夠去面對,並且順利將段子演完,才是盡責的演員。聽來似乎有些殘忍,但孩子的能力確實不差,也都做得很好。他們甚至還自行將劇本分成三個版本,可以臨時做調整,以適應不同的班級狀況。

    孩子在表演後都得到很棒的回響,每一班的老師都來跟筆者詢問是否還有下一場?因為孩子如此盡力的好表現,也讓熱心的讀經媽媽被感染,自組了一個說故事的團體,希望能在傳統的讀經之外,加入說演故事的方式,讓讀經更加的生動,顯然對的事是能得到肯定的。

    綜觀整個改造過程,從孩子五年級起到六年級畢業為止,時間長達兩年。筆者發現孩子上課的專注力提昇不少。因為專注力提升,聆聽能力及學習成效也都有所提升,各方面的表現也令人刮目相看。不僅上台更加的大方,連參加全市藝文競賽也都能獲得前三名的佳績,刷新學校創校以來的紀錄。

    自此,筆者本來差一點就被澆熄的教學熱情,因為重新做了調整,而讓結果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發展,不僅讓筆者的教育熱情得以延續,同時也讓孩子的潛力被開發,自信被提升。我想這不能說是讀報教育的魔力,應是一個想要改變,以及想要突破困境的想法的神奇效應,而這是任何一位教師都能做到的!

分享:
:::

教學錦囊

作業 + 「?」= 作品
看報紙學寫作
高年級班級讀書會---談少年小說的導讀
用科學幫考生加油:『一元及第,試試如意』活動分享
我的星兒學生-自閉症的視覺提示使用心得
神奇的魔力──淺談讀報教育在教學上的運用
創意來自於對生活的敏感度--卓越班級經營,迎向學生幸福未來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