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

崇倫國中劉美娜老師 05/31/2017 1244 點閱

學習領域:國語文領域        單元名稱: 穿越文字  

設計理念

        本教學課程以「多元探索」出發,語文領域為主,協同藝術與人文、社會領域、綜合領域及自然領域,帶領孩子走出校園,關注我們生活的周遭環境。在語文領域「寫作教學」的引導過程中,發現個人多元的生活體驗,的確有助於豐富寫作的內涵,因此期望帶領孩子親自走一趟,邊走邊觀察,配合上課的行前教學說明及學習單的講解,能深入了解國文課程中「語文常識—書法字體演變」,並對「草悟道」有全新的視野。

教案架構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圖片1)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以國立臺灣美術館園區「碑林廣場」之書法作品欣賞,融入國文課的「語文常識—書法字體欣賞」,進行快問快答。

二、發展活動:

(一)走讀活動的先備知識教學:

        進行「語文常識—書法字體欣賞」教學活動,就歷代字體演變的順序--「甲骨文→金文→大小籀文→大小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採分組討論練習,建立「認識書法字體」的基本知識。

(二)走讀活動的學習任務:

1、在碑林廣場中找出自己姓名的「小篆、隸書和楷書」三種字體後,手寫出來。(如果在碑林廣場真的找不到,可以上網查詢)。  

 2、從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碑林廣場」中的書法作品中,辨認出「篆、 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的作品。

3、請在碑林廣場中找到欣賞的一幅字,拍張相片紀錄這場美麗的相遇時刻。(相片貼在下方表格並簡短說明為何選了這一幅?50字)

4、請寫下在走讀的路程中的點點滴滴,為這次的輕旅行,畫下完整的句點 :【盡情發揮你在沿路的所見所聞、甘苦、趣事和收穫等體驗】(200~250字)

(三)走讀活動的行前說明:

 1、發家長通知單及同意書回條。

 2、早上八點自行到集合地點。

 3、攜帶必備文具、筆記本、相機、手機、水、帽子、悠遊卡及雨具。

 4、去程從集合地點開始走讀,學習任務完成後,回程可搭公車或家長接送。

老師總結:

希望透過這次走讀活動,讓同學對生活的社區周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我們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國文課中認識書法的各種字體,因為學校沒有書法課程,學生覺得很有距離感,在走讀過程中,沿路提醒引導孩子觀察並發現許多書本上的知識,其實都在生活中廣泛運用。

授課內容

   及

討論議題

學生學習議題

老師教學課題

※授課內容:

1.  以國立臺灣美術館園區「碑林廣場」之書法作品欣賞,融入國文課的「語文常識—書法字體欣賞」,進行快問快答。

2.  採分組討論練習後,建立「認識書法字體」的基本知識,並能正確辨認歷代字體演變的順序--「甲骨文→金文→大小籀文→大小篆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1.「快問快答」時設計良性競爭的加分機制。

2.巡視組間留意學生討論練習中是否發生問題,可隨時指導。

3、對學生提出的疑問予以詳細回答。

※討論議題:

1.  在碑林廣場中找出自己姓名的「小篆、隸書和楷書」三種字體。(如果在碑林廣場真的找不到,可以上網查詢)

2.  從國立臺灣美術館的「碑林廣場」中的書法作品中,分組討論練習辨認出「篆、 隸、楷、行、草」五種書體的作品。

3.  請在碑林廣場中找到欣賞的一幅字,拍張相片紀錄這場美麗的相遇時刻。

4.  寫下在走讀的路程中的點點滴滴。

 

1、以「自己姓名」中的字為目標,引導孩子認真去看石碑上的文字。

2、「上網查詢」可培養資訊運用能力。

3、巡視走動中留意學生討論練習中是否已學會辨認書體。

4、「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用文字和相片真誠記錄心情感想。

照片:

1.在碑林廣場教學講解後,就開始碑林探索之旅。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圖片2)

2.讓我好好欣賞這幅字。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圖片3)

3.「妳看那個字,寫得好有力哦!」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圖片4)

4.「終於找到我名字中的字了,趕快寫下來!」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圖片5)

5.走讀任務成功,來一張大合照是一定要的哦!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圖片6)

分享:
:::

教學錦囊

校長的閱讀教學課
行草悟道 碑林走讀
教學轉型的新選擇--數學科起承轉合教學系統
美感教育的課程實踐--以「水墨遊戲」為例
班級經營--Light up任性姊
性平教育小錦囊
高中職參訪資料判讀與運用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