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漫步校園 處處都是學習角落

北屯區軍功國小謝美雲老師 06/07/2018 1282 點閱

       身為老師,我們每天都在思考著,到底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才會是最好的?

       在看完了「失去山林的孩子」後,知道孩子對環境覺知是非常敏銳的,孩子在國小這個階段跟土地環境和大自然的接觸,就像是一個人的生命根紮在土地上,形成一生認同的情感,這與土地和大自然的聯結,就是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印記,如果錯過這段期間,也許我們的孩子終其一生就會欠缺對大自然的感知與思考。

       似雪流蘇在校園中如瀑盛開,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很美,但我們其實還可以思考著,如何運用孩子的五官六感,讓這種流蘇開花的美牢牢印在孩子腦海裡。於是,我們班決定走出教室,就在這美麗的流蘇樹下野餐,透過先前收集的資料,引導孩子們談論著流蘇之美,從外觀的根、莖、葉、花等無所不談,甚至還談到了流蘇的故事。流蘇是稀有的低海拔落葉性植物,也是古老植物之一,臺灣原產大漢溪流域,當地多因棲地遭破壞,族群數量銳減,目前較集中在林口台地邊坡和分散在臺灣各地,屬於珍稀瀕危樹種。除了欣賞和談論之外,我們還讓孩子去觸摸、聞花香和拓印,去印證孩子們所談論的真實性,這種教育的轉念讓我們真正明白,接觸大自然其實不用捨近求遠,校園處處都是學習角落。

       曾在一次研習中聽到某位教授分享:「即便我們不知道所有大自然的知識,但身為教師的我們、身為父母的我們,也可以陪著孩子們一起看看天空、看看黎明和黃昏的彩霞、看看浮雲,看看星光。也可以陪著他們聽聽風聲,聽聽大自然裡各種細微的聲音。」其實,孩子們的好奇心、想像力與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若有大人良性的引導、互動與陪伴,便能蓬勃發展。就連大人自己本身也一樣,若與大自然有著良性的互動、培養出親近自然的能力,就能從與大自然的互動中悟出生活的啟示與生命的意義。

       未來時代需培養孩子具備應變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自我學習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如何教學才能達到12年國教課程發展基本理念中「人與自然層面」的互動、「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覺知。不如轉念一下,走出教室、讓生活環境變成學習的角落,藉此激發孩子對生活環境和大自然的感知能力,才能真正落實和培養孩子的生活學習素養。

漫步校園 處處都是學習角落(圖片1)   漫步校園 處處都是學習角落(圖片2)

分享:
:::

校園風情

深耕教育一畝田 種桃種李種春風
耀光金烏--藝起悅讀 藝品人生
百二風華 璀璨豐原
花漾中山--文學與美學的邂逅
漫步校園 處處都是學習角落
賞花 享閱 聽花語
北勢風情 三好同行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