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做工的人》

烏日區喀哩國小林志興主任 01/07/2019 863 點閱

書名: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2月9日

       擔任教職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遇過形形色色的家長,其中不少家長是勞工,部分是屬於營造業的勞工。勞工文化與教育職場文化頗多差異,所謂隔行如隔山,但基於學生家長是屬於基層勞工,所以在進行親師溝通時,必需懂得感同身受,透過設身處地,從他者的角度,揣摩家長的思維,成就良好的互動。在目前強調家長參與權的時代,教師需與時俱進,瞭解家長的思想脈絡,知曉其工作職場倫理,如此,對於親師互動是一大助益。

       本書作者是基層營造業的工地主任,工作年資至少十年,是屬於資深人員。工地主任的任務是監督工人,完成既定的工作進度,並與業主進行溝通協調。簡言之,工地主任對於麾下工人扮演監督與領導的雙重角色,前者在於工地有完工時程,所以有進度壓力,需常常檢視工程進度;後者著重於帶領一個團隊工作,需要恩威並濟,所謂帶人在於帶心。因此,作者長期在工地中打滾,藉由敏銳的雙眼,對於勞工的工作倫理與生活百態,有著深入的體驗。

       作者說明,通常在工地的勞工,身體健康良好與否,往往決定報酬的多寡,因為有做才有錢,這是一個很大的前提,而工地的場域是偏於勞力取向,過度的消耗,使得身體隨時處於極大的消耗狀態。所以,一身病痛自是家常便飯,通常在不得已下,才向醫生報到。在這個情況下,為了蓄積明日工作的體力,晚上多加休息是可想而知的,甚至在趕工之下,連六、日都要上班。這或許可稍解讀部分擔任勞工的家長,無法參與學校班親會、學校日與運動會的原因。

       其次,作者也對於基層勞工的私下生活,有相當深刻的描述,這對於大學畢業就從事教職的我,有著醍醐灌頂的啟示。例如作者提到不少勞工是夫妻檔,夫妻一起奮鬥,太太的角色扮演著輔佐先生的立場,甚至在工地的現場,也可看到夫妻兩人帶著子姪輩一起努力打拼。太太回到家又要轉變成賢妻良母,較為懂事的孩子看到父母辛苦整天,只為圖得三餐溫飽,給予孩子求學,不少孩子是努力向上的。這是台灣的小勞工日常生活寫照,雖平實無奇,卻頗為踏實,一步一腳印,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再來,作者貫穿本文的意念,在於從弱勢者的角度,探討在公權力執行國家法令的立場下,小勞工為了一份工作,有時不得不低頭的情境。例如警察抓攤販、外勞,環保局對於工地排放汙水,大開高額罰單,看似合理的執行國家法令,但在過程中,卻看到一個小老百姓為了生存下去的無奈。作者往往替社會中的小人物發聲。雖然發出怒號的力道相當有限,卻是對於執政的相關單位,展現出台灣基層勞工的耐力、毅力與生存力。

       最後,作者提出一個溫馨的例子,部分基層營造業的勞工基於身上在工作時所沾到的汙泥,所以不願踏入便利商店,徒增店員的困擾。即使最後進入便利商店購物,只願意打赤腳,也不願弄髒地板,這是身為基層勞工彼此間的體貼心。讀到此處,心中更有溫暖的感覺,這不就是心理學常論述的同理心,基層勞工那顆溫暖的心是令人感動的。

分享:
:::

書香共聞

《壞種子》
《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
《在世界的地圖上找到自己》
《在咖啡冷掉之前》
《青少年身心療癒處方箋》
《做工的人》
《流浪日記:世界,是我的信仰》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