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 學習與自然互利共生
中山國中陳癸今組長
09/04/2018
21世紀由於人口爆炸性增加,耕地減少,水質污染,想要吃到一口新鮮無毒的蔬菜,似乎已成了一種奢求。中山國中有鑑於食農教育與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刻不容緩,特地於106學年度開始將「魚菜共生」課程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的校本課程中,由筆者設計規劃相關活動,希望中山的孩子能在親身體驗中學習到與自然互利共生,並能珍惜珍貴的資源。
「魚菜共生」是利用微生物將水生動物的排泄物中的危險物質「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分解成為肥料養分,藉以供應飼養箱上的蔬菜,而在蔬菜成長的同時,根部會將水循環淨化後再回到魚缸,是一種結合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的互利共生永續生態系統。
筆者原先利用學校原有的荷花池試行魚菜共生課程,但因為池體面積過大,變數太多難以掌控,因此後來申請各方經費引進了數套專業的魚菜共生設備,擺放於教務處前面,讓路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