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教出好情緒–提升教師及孩子處理情緒問題之淺見

霧峰區光正國小黃秋珊老師 12/30/2013 1435 點閱

        日前在與學校同仁學習專業社群的討論中,共讀《親子天下》的文章,體認到由於目前台灣在少子化的浪潮,以及父母的過度溺愛保護下,有情緒障礙的孩童人數正急速上升中,而現在學生的自我行為控制能力差,人際互動關係不良,在這些讓父母、師長頭痛的行為背後,其實反映出孩子無法處理情緒的問題。

        除了缺乏學習情緒的環境,台灣的孩子更因為過大的學業壓力,使得他們的情緒能力無法健康平衡的發展。但學業成績的巨大壓力,加上父母的高度期待,無形中,培養出一群高IQ,卻低EQ的不快樂孩子。

        台灣的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出現兩種極端的態度,有的太過重視,有的過分忽略。太過重視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太過溺愛與害怕傷害孩子的感覺,反而讓孩子過度放縱。太過忽略的,則幾乎完全沒有提供孩子需要的情緒支援。

        因此,父母、師長應該思考如何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情緒,進而面對他人的情緒,發展出良性的人際互動,帶領孩子走向一個正向循環的人生。

(1)激發正向情緒:除了處理負面情緒,更應加入了激發正向情緒的元素,發展孩子的正向情緒,以提升孩子的長處。而每個人也應該激發自我的正面情緒,從察覺、了解自己開始,到激發出自己的長處、美德,追求人生真實的快樂,情緒教育不僅是啟蒙孩子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更是一生需要認真學習的功課。

(2) 情緒教育實用妙招

《第一招》 繪本教育:繪本讀完後,可以跟孩子討論一些問題,例如:設身處地幫故事書裡頭的角色想一想,他發生了什麼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你身上,你可以怎麼做呢?也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讓孩子扮演故事裡的情境,從演戲中體會劇中人的感覺。

《第二招》戲劇演出:透過戲劇的詮釋,增加孩子對別人感覺的體驗。

《第三招》心靈電影院:安排一些電影觀賞,影片,觀賞後可以和學生進行影片的討論、分享,在其中學習處理人生重要的課題,也讓孩子在看電影中朝向心理健康發展。

《第四招》寫情緒日記:豐富的情感語彙,有助於情緒的表達。日記內容可以讓孩子寫出三種感覺,第一種是「感動」:今天有看到什麼事物或場景讓我好感動。第二種是「感謝」:今天有誰做了什麼事,我想要好好謝謝他。第三種是「感佩」:今天有哪位同學有突出的表現,讓我好感佩。

        學生的情緒教育重要,老師們的情緒控制也是一門重要課題,老師也是人,和孩子們一樣,也會有各種壓力需要宣洩。在每天的教學裡,老師面對的不僅是教學的挑戰,要處理學生之間各種大大小小的衝突、爭執、偏差行為、情緒困擾,更讓老師疲於奔命。如果口袋裡沒有幾把刷子,不但無法撫平學生的情緒困擾,恐怕連自己的情緒都會失控。面對學生和家長的千百種考驗,老師要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1)先接受自己可以犯錯、會犯錯,先釋放自己。特別是老師,從小都很優秀,很難接受自己會犯錯。

(2)要有「打包」的功夫,要能變臉。老師如果在教室情緒不好,可能就沒辦法好好上課。所以先把情緒打包,不是壓抑或忽略,而是先把這件事情放著,深呼吸,換一張臉,重新去面對那些孩子,你會從其他孩子給你的回饋中消除負面情緒。

(3)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如果察覺自己的情緒已經太緊張,可以跟對方說:「我發現自己現在沒辦法跟你講話,我們可否改天再聊?」先讓自己清靜一下。否則情緒不好的時候談,會愈談愈糟糕。

(4)自我察覺能力要加強。面對家長壓力時,先察覺到自己的感覺,告訴自己,要放下防衛心先去了解原因。

(5)找到可以處理情緒的「場所」,包括適當的人、時間、地方,跟可以幫助你的人。

        透過上述的一些方法,希望不論是學生或是老師們,都能夠提升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在面對生活中的人、事、物或各種狀況時,都能保持樂觀面對、冷靜處理的態度,相信能夠創造出親師生三贏的局面,建立起友善校園的環境。

分享:
:::

教學錦囊

環境教育牌卡遊戲教學活動
從讀報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教出好情緒–提升教師及孩子處理情緒問題之淺見
文昌心 大甲情~手作媽祖團扇教學
培養正確的閱讀方式
引導學生認識昆蟲的特徵及生活史
翻轉教學~從蘇格拉底的詰問法談起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