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閩南語聲母標音教學初探
太平區建平國小陳榮原主任
12/09/2020
自90學年度起,教育部將本土語言正式排入課程。由於,本市英語教學則從92學年度延伸至二年級實施,使得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即面臨國語、英語、本土語的三語教學,但學習時間除國語平均每天可上一節課外,英語則每週至多二節,本土語每週一節課。為使學生在有限的課程時間中能提昇學習效能,授課教師們無不研究各式教學法及策略,以符應教學現場需求並臻至課程目標。筆者野人獻曝,僅以國小閩南語聲母標音教學為主題,分享教學心得。 現行三至六年級的九年一貫閩南語課綱,強調培養學生閩南語聆聽、說話、標音、閱讀、寫作的基本能力,而108新課綱與此對應的目標則調整為「培養閩南語文聆聽、說話、閱讀、寫作的能力」,拿掉「標音」二字,此舉並非意謂標音不重要,而是將之分列至前述四個能力中,顯見標音與閩南語聽、說、讀、寫的重要關聯及其重要性。 閩南語標音分成「聲母」、「韻母」及「聲調」三部份,「韻母」又分為「韻頭」(介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