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至樸中見至美
至善國中陳畊耣主任
06/02/2017
西屯的地理位置及特色在不同的時空皆吸引著移居的人們前來追尋夢想,從早期的平埔族、清領時期閩粵的漢人、民國38年(1949年)後的榮民、因民國52年(1963年)逢甲大學遷來後商圈繁榮所帶來的商販以及近日因中科園區、水湳經貿園區等都市計畫而入住的人群等,都在這裡落地生根,實現建立家園的夢想。時光飛逝,人群聚散如潮汐,「家園」的痕跡卻快速湮滅在新一波的移居活動當中,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難以維繫而產生疏離感,因此,如何積累在不同時代的時空記憶層次,讓生活其中的人們發現屬於土地的美,建立「家」的歸屬感,安身立命在這塊土地上,是整個社區的重要課題,也潤養了至善「叩壤小築」計畫的發想。
至善國中期盼優化學校建築與空間,營造課程基地,塑造如同雅典學院上溯歷史,下啟創造的公民劇場-「叩壤小築」,建立一個以土為媒介,呈現從過去到未來地區人們與環境對於「家-居」對話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