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學習、了解科學~中山科學園地展現科普教育成果
中山國中葉佐駿老師
11/27/2014
近年來科學家致力於推動「科普」,「科普」指的是「科學普及」。
科學家在實驗室裡面埋首研究就好了,為何還要把科學普及呢?
這要從1917年的俄國大革命開始說起,俄國共產黨把促進社會進步當作最重要的事,為了創造一個新的社會,需要大量知識作為基礎,而俄國共產黨相信「科學」是唯一可靠的知識;因此1917年俄共上台以後,他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發動了所謂的 「Science for the people」運動,最終目的是要使得社會大眾都能夠「瞭解科學」並「享受科學」,最後大家一起來「促進科學」。
科學家們接受政府的委託,要替一般人寫科學教本、科學讀本…等科學讀物。後來就逐漸演化成各種方式,例如文藝、新聞、美術、電影、電視,將科學的技術、知識、思想和方法等,廣泛地傳播到社會的各個階層,以提高人們對科學的認識,進而改善人類的生活,這就是科學普及在人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