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繪本”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學習替人著想
大雅區陽明國小羅秋雯教師
12/22/2012
教學歷程中,常常碰到小朋友各說各話的小紛爭,老師必須常為了解決一些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誤會而耽誤課程。事件發生,當事人各說各話時,可以請目擊者陳述真相的歷程,順利找回彼此要的公平正義或釐清誤會,孩子們在討論這些真相的過程中也能夠學習到如何做判斷。不過這一連串處理下來,不免勞師動眾、耗費時間。
曾經有些老師們提供處理孩子”愛告狀”的方法,比如說設置老師信箱,小朋友可能會為了不想寫這麼多字而放棄告狀;或是讓學生在告狀前先去跑十圈操場,再問問看孩子們跑完十圈操場後再想想事情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嚴重。
孩子們之所以各說各話,無非是在為自己找到有利的說詞,怕被責怪的孩子有時候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替自己說話。若是能在事件發生前就能培養孩子們有更大的心胸,轉換角色替人著想,也許就不會有這麼多需要老師出面處理的事件,如果孩子們能夠有這樣的思維--將心比心,那麼孩子甚至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