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對當前國語文教材適度「在地化」的可行性
梧棲區大德國小陳盈達校長
11/30/2011
民國94年,教育部在〈提昇學生國語文能力政策〉一文中,說明國語文教學之重要性,該文述及「國語文是各種學習之基礎」,請所有教師「務必將提昇學生國語文能力視為當前最關切之事項」;此外也強調「相較於其他的知識領域,語文領域的學習對於培養或提高未來優秀國民的素質,其實更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並以提升學生國語文能力以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為主要目標。然而近年來根據相關論文的研究指出,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小學生的國語文能力似乎更為低落,其中產生的問題包括文字簡化、閱讀能力淺化、錯別字的使用以及文不對題等學習上的現況,呈顯出當今國語文教育似乎未能達成提升能力的目標,這種隱憂值得教育伙伴加以省思與探討。
周祝瑛教授在〈加強國語文教育刻不容緩〉一文中,提出我國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後,國語文課程時數的減少以及多元化語文教育政策的實施,明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