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想像力,練習說故事── 培養孩子寫得「有畫面」
黎明國中 紀念慈教師
12/30/2011
一、前言:
「要將他生氣的樣子寫出來……」、「除了只寫『好高興』,想想,他高興時的表情、動作是什麼」……
相信多數國文老師批改學生作品時常常遇到的問題之一,應該就是學生貧乏的詞彙,文章可以從到尾只用「很快樂」來描寫他的心情,但是讀完後的我們卻絲毫感受不到快樂何在?是樂不可支?亦或是否極泰來的樂?又或者以「運動會」為題時,只是敘寫開幕、接棒、開始跑、頒獎,短短幾行就結束了一場盛大的賽事,對於其中的動作不懂得如何仔細刻畫,所以精采度幾乎等於零;於是面對學生「喜怒不形於文」的文章,老師們總是會在課堂上不厭其煩的提醒著學生:如何將句子寫得再生動些,將動作細膩描繪出來,情緒很重要……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而國中生除了喜歡聽,其實他們也喜歡說自己的見解讓別人知道,喜歡自己有不同於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