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孩子的心靈
大肚區瑞峰國小吳俐臻老師
08/31/2024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由於性格、氣質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每個孩子都有一套和師長、朋友相處的模式,而學校則是孩子們帶著各自的特質,與他人碰撞、學習、成長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喜、怒、哀、樂、懼的情緒交織,透過孩子與他人互動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需要。輔導工作中的心靈翻譯 我常將輔導工作比作翻譯,困難的是,這些需要被「翻譯」的孩子們,往往連自己真正的需求或內心的想法都不清楚,甚至不願意表達。作為翻譯者,我們就像探險家一樣,從龐雜的觀察與對話中尋找蛛絲馬跡,努力挖掘那些可能隱藏在孩子內心深處、不停變換位置的寶藏。 有人問我,是否喜歡當這樣的探險家和翻譯者?我認為,最大的喜悅在於我能陪伴孩子,感受到他們眼神中的變化。當我從孩子們發光的眼神、不甘心的眼淚,或是突然間成熟的對話中,嗅到一絲成長的味道,那種感覺無比珍貴。輔導工作用各種方法挖掘孩子內心深處的需要理解孩子的真正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