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四育國中紀正良主任
11/05/2021
書名: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作者:翁佳音、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9日 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食衣住行乃是人民基本的生活滿足,也是文化累積重要的基礎。因應108課綱的素養導向,孩子除了學習部定課程的內容外,因應學習多樣化,及會考素養題及情境題的增加,故推薦這本《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讓孩子能寓教於樂,也能了解臺灣飲食文化的歷史脈絡,而這些飲食文化的元素,印證了臺灣兼具包容與創意的特性。 本書內容簡述為臺灣是世界知名的美食王國,美食種類享譽國際,但為何臺灣能創造出多樣且豐富的美食呢?臺灣因位居亞洲與太平洋海陸交會之處,讓臺灣具有多樣生物與多元族群文化特性。飲食材料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荷西時期歐洲食材,乃至於清領時期中國東南沿海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