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身運動行為依附的健走運動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林靜兒副教授
08/07/2023
運動對身體、心理與認知功能的正面助益,近年來在科學研究中已被證實。然而,即便是如此,國人參與運動動機偏低的阻礙因素,普遍認為「沒時間運動」的比例仍居高不下,可見認知與行為連結的鴻溝依舊難以跨越。事實上,實徵研究告訴我們,若每天無法抽出一段完整的時間來運動,例如30分鐘,其實可以採用累計的方式來進行,例如早中晚各有10分鐘的運動時間;甚或每次6分鐘,整日累計五回合共30分鐘,一樣都有運動的效果。 另外,對於昂貴的運動費用、缺乏適合的環境、器材或設備,個人運動技巧能力的限制,或是缺乏同伴,甚或覺得太累、太冷、太熱、流太多汗等種種不適感,也是阻礙個體從事運動的主要因素。事實上,運動的種類繁多,個人、雙人、團體,互動性或共動性的運動……不勝枚舉,每種運動都有它不同的特性與迷人之處,但不可否認,有些項目的確是需要透過指導、場地器材的配合,甚或具備財力、物力等才有實施的可能性。 因此具備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