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學習與全球好公民
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劉若蘭副教授
04/08/2022
一、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本於全人教育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要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教育部,2014)。過去研究發現國中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提升的能力,可以相呼應的有「自我精進」、「思考分析」、「溝通表達」、「同理協調」、「團隊合作」以及「公民實踐」等,且參與多元服務的學生在各方面的學習成果較高(劉若蘭,2018)。 青少年學生因「服務學習方案」而接觸服務的行為經驗可能會造成長久性的影響,如自我尊重、知能發展與社會人際等(Wade,1997)。Serow(1990)研究也提出,曾參與社區服務的學生對學業、社團與宗教活動等目標與時間的運用能力高於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