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下的學校藝術教育與科技看未來的藝術教育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鄭明憲副教授
11/07/2021
疫情對教育的最大影響就是生態的改變,從實體的學校教室裡面對面教學,同儕個別或分組互動的合作學習,變成單獨面對鍵盤和螢幕的居家學習。3C硬體和網路訊號完全取代傳統書面教材。教師們最熟練的講述法、問題教學法、分組合作學習法,或是視覺藝術最常見的示範法與視聽媒體教學法通通變得生疏和走樣。這段期間陶藝、版畫、雕塑,立體構成等等傳統的藝術學習活動成為無法克服的教學。數位板或是觸控螢幕以及網頁式自由軟體和影像編輯就成為教學的主流,網路和數位化線上材料就是教材的基礎,疫情中和後期的藝術教育已經和科技無法隔離,科技與藝術教育的融合挑戰了藝術的定義,也挑戰了教師和藝術教育的生態。科技的顛覆與藝術教育的未來 科技和教育的關係在近半年來被看見而且成為學校教育情境的泉源。在約莫10年前,學校藝術教育和科技的關係也許還停留在網頁圖像帶來的美感思潮,或是社群媒體的視覺意象挪用等議題上,但是在幾年前科技、數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