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臺灣 咱的話
學校的本土語文教育有助於語言保存,同時也有重要的人權、社會、文化意義。母語是本土文化的活化石,母語是祖先一代一代傳遞下來的語言,它包含了一個族群的文化和習俗,也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肯定和連結自己與族群關係的重要脈絡。 為什麼母語很重要? 因為母語是代表一個人內心、情感、身份和思維的語言。母語是建立社會關係的關鍵,也是身份認同的重要元素。孩子對自己語言和文化的欣賞,會影響自身對民族的身份認同。因此,如何讓孩子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說著咱的話,是身為本土語老師的我,有著重要的傳承責任。 本土語教學中,聽和說是最基本的,因此筆者設計臺語聽說活動,請兩位學生各自拿著一支指揮棒,以搶答點認的方式來進行,非常實用又有趣,其他學生觀看的同時,也可以聽看看這些語詞能不能聽得懂以及能不能延伸句子。 筆者的教學流程概述如下:1.老師先在黑板上貼出本次要學習的臺語語詞,並且帶領學生朗誦三遍,講解每個語詞的正確